發表時間:2025/08/13 責任編輯:北極點
一場關于
“空”與“滿”的修行
京都安縵酒店
是山川與人文的和解,是時間與空間的對話。
它以謙遜的姿態隱于自然,以極致的克制喚醒感官,
在無聲處聽驚雷,于無色中見絢爛。
01
選址與理念:
隱于自然的東方智慧
京都安縵酒店深藏于北山林間,原址為未竟的私人庭園。
設計師以“無為而治”的東方哲學為基底,采取低干預策略,以小體量建筑順應山勢起伏,將人工痕跡降至最低。
32公頃的場域中,建筑如散落的詩篇,與植被、溪流共生共息,詮釋“人與自然共生”的禪意智慧。
02
建筑語言:
流動的山形與時間對話
模塊化組團布局打破傳統建筑邊界,淺坡屋頂與山體輪廓呼應,以水平線條消弭人工與自然的界限。
燒杉木的焦香、本地花崗巖的沉靜、和紙的溫潤,共同構建出低飽和度的視覺語言。
材質隨歲月流轉的斑駁肌理,暗合“無常”之道——建筑不追求永恒,而是成為時間的容器。
03
空間敘事:
光影中的禪意留白
室內以暖灰、木色與米白為基調,極簡主義并非空洞,而是以“空”為畫布,讓自然光成為主角。
定制家具以克制的尺度回應空間,光影在墻面與地面游走,如同水墨暈染,勾勒出靜謐的呼吸感。
半開放“緣側”空間模糊室內外界限,步移景異間,人與山林的對話悄然展開。
04
自然脈絡:
四季流轉的生命詩學
景觀設計由片山正通團隊執筆,保留原生植被,以天然石材步道串聯四季景致。
淺溪穿石、池塘映云,水體成為連接天地的媒介。
植物枯榮、石紋斑駁,皆被賦予詩意解讀——這不僅是侘寂美學的延續,更暗合中國禪宗“平常心是道”的哲思:不刻意追求完美,卻在殘缺中見圓滿。
05
禪意共生:
東西方美學的和鳴
京都安縵的設計實踐,將日本侘寂的“物哀”精神與中國禪宗的“空寂”理念交融。
建筑隱于山林,室內歸于靜謐,景觀隨自然呼吸——每一處細節皆指向“和諧”而非對立。
這種設計哲學,恰如禪宗所言:“青青翠竹盡是法身,郁郁黃花無非般若”,在當代語境下,為地域性建筑探索出一條通向永恒的路徑。
-END-